地理环境
地形地貌
温州市的地貌受地质构造的影响,地势自西向东呈梯状倾斜。洞宫山脉自福建省东北东走向延伸于泰顺、文成二县,括苍山脉从永嘉西部东北东走向至黄岩、仙居,海拔多在千米以上,又因断裂作用,构成巍峨的中山山地。和它们平行,南雁荡山脉和北雁荡山脉逐渐降低成千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。再东是冲积和海积平原,平原上散布着蚀余的孤山和孤丘。海岸有基石质和淤泥质二种。由于河流多和山脉直交割切,河口常成溺谷形。沿海岛屿是山地入海的延续,都是大陆岛,在海岸和海之间,有或宽或窄的滩涂,是新生的土地。
气候
温州市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冬夏季风交替显著,温度适中,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。年平均气温17.3—19.4℃,1月份平均气温4.9—9.9℃,7月份平均气温26.7—29.6℃。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。年降水量在1113—2494毫米之间。春夏之交有梅雨,7—9月间有热带气旋,无霜期为241—326天。年日照数在1442—2264小时之间。
水文
温州市河流发育受地质构造制约,沿华夏式断裂线流向。干流大抵西向东流,又因纵横断裂影响,支流多构成羽状水系。许多河流左右岸流域面积不对称,如瓯江支流大部分发育在左岸;飞云江更甚。河流多为山溪性强潮河。源头海拔1000米以上,下游则在滨海平原,河床比降大。上游谷深坡陡,河床呈V形,水急滩险。河口为溺谷,深受潮汐影响,水流缓而多泥沙沉积。集水区域的降雨形式以梅雨和台风雨最多。各河流汛期的出现主要在6—9月,而12—1月水位最低。年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的变幅,平原河流一般是2—3米,山区河流可达10多米。由于气候温暖湿润,植被保存较好,河流的含沙量较少,南雁山区、括苍山区是浙南暴雨中心,暴雨强度大,冲刷能力强。飞云江、鳌江、蒲江等沿河坡地土壤遭受严重冲刷,含沙量高;河口感潮段,因受潮汐顶托作用,河水特别混浊。各河流的水温年平均值在19℃左右,有明显的季节变化。最高月平均水温多出现在7月,最低月平均水温在1月或2月;年际变化不大。